今天是: |
本次“江淮十校”联考,对于历史试题的评价,在与其他科目横向比较后,获得了老师们较高的认可度。从多角度分析,试题覆盖范围广,比例接近近几年的安徽省高考,材料选择通俗易懂,没有偏、难、怪题。总体感觉是“难易适中,高度仿真”。
下表是就本次历史试题结构分析,由于题目角度众多,难以全面覆盖,在此仅选取主要几个角度进行分类解析。
试题结构分析见图2
依据上表统计,客观题11题,主观材料题2题,共13个题目,完全符合近年来的高考模式。其中,中国史6题(内含安徽地方史1题)、世界史5题、中外结合2题,试题空间分布较为均匀,中国史比重略高,并且中外结合试题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近代以来的整体史观。从题目的时间分布上来看,中国史部分基本为唐代以后和近代史,现当代很少涉及;世界史除了1题为中世纪以前的,其余基本为世界近代史,现当代史很少。综合来看,是淡化两头,从这个角度看,略有缺憾。
从题目的属性分类来看,明显是文化史、经济史占主导,淡化政治史,符合近年来的高考动向。从题目的材料分类看,有文字资料、图表资料、图片资料、漫画等,资料类型丰富,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。
试题范围上,除了第37题第一问超纲,整体基本符合2014年安徽省考试大纲。
总之,本次联考的历史试题,质量较好,基本上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。
设为BG电子平台 | 加入收藏 | 联系BG电子平台 | 地址: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中路74号